發布日期:2014-08-13
桿菌性痢疾之症狀:
腹瀉、伴隨發燒、噁心;或有毒血症、嘔吐、痙攣及裏急後重。起因於小腸末端及大腸之急性細菌性感染。典型患者糞便中有血跡、黏液及細菌群落形成之膿,然而約三分之一患者有水樣下痢。幼童患者可能出現抽搐症狀,甚少發生敗血症,有時有輕微或無症狀感染。病程平均4至7天或數週不等,病情及死亡率與患者之年齡、營養狀況及病原菌血清型有關。痢疾桿菌Shigella dysenteriae常引起嚴重病變,如:巨結腸炎、溶血性尿毒症
防疫措施:
1. 在學校及機關發現流行時應特別重視並向地方衛生主管機關報告2.隔離措施:患者在急性期時應注意飲食,除非經連續2次採糞便檢體均證明無病菌,患者及帶菌者不可擔任廚房或護理托兒工作,落實便後洗手,工作前也要洗手。以免散播病菌。為了縮短帶菌期,患者應注意正確的使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。3.消毒環境:對糞便及可能受污染物進行消毒。4.宣導便後洗手之重要性;充分提供肥皂及消毒液5.調查食品、飲水及牛奶是否受污染,採取一般清潔措施。3.水源或蓄水設施與污染源(如廁所、化糞池等)應距離15公尺以上。
本文轉貼自疾病管制署